林浩曦
博士,师资博士后
【研究方向】
研究主线为区域空间治理,围绕次国家尺度、跨制度的城市群与都市圈地区开展空间治理的不均衡机制及其规划供给研究(具体研究方向:1.地域功能的识别与优化;2.城市群发育与演化;3.都市圈跨界协同治理)
【教育背景】
2009.09 ~ 2014.07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工学学士)
2014.09 ~ 2019.07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地理学(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9.09 ~ 2021.10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
2021.12 ~ 至今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
【科研项目】
1. 主持课题(近3年)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201219),2023-01至2025-12,30万元,主持,在研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2YJC790070),2020-3至2025-03,8万元,主持,在研
(3)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区域联合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020A1515110768),2020-10至2023-09,10万元,主持,在研
(4)广东省科学院“千名博士(后)计划”引进专项(2020GDASYL-20200103009),2020-01至2022-12,54万元,主持,在研
(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优化典型案例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推广研究,2022-06至2023-06,42.5万,主持,在研
(6)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数据处理服务,2022-06至2023-06,7万,主持,在研
2. 参与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41690145,中国冰冻圈服务功能综合区划研究,2017-01至2021-12,1700万元,参与,在研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B2103101,城市群协同发展理论与统筹机制,2020-01至2022-12,689万元,参与,在研
(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9040501,面向美丽中国的地球大数据综合集成,2018-01至2022-12,620万元,参与,在研
(4)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J15B01,城镇群类型识别与空间增长质量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12-01至2015-12,715万元,参与,已结题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2171242,基于重大疫情危机响应的乡村旅游地居民生计恢复力研究, 2022-01-01至2025-12-31,48万元,参与,在研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2071165,制度和边界对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流空间结构影响和作用机制, 2021-01-01至2024-12-31,56万元,参与,在研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1971209,中国城市群创新网络的成长机制与协同路径,2020-01-01至2023-12-31,57万元,参与,在研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801164,中国快速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机理研究,2019-01-01至2021-12-31,26.5万元,参与,在研
(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乡村建设评价数据分析、技术指导与成果应用跟踪评估,59.2万,参与,已结题
(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编制乡村建设评价年度报告(四),10万,参与,已结题
(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韧性体系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参与,已结题
【发表论文】
1. 英文论文(SCI收录的学术论文,6篇,包括4篇2区,2篇4区)
[1] Lin H X, Huang J C*, Fang C L, Qi X X, Chen Y Q. 2019.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cryosphere services[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10(2): 115-123. (Q2, IF: 4.13)
[2] Peng J*, Lin H X, Chen Y Q, et al. 2020. Spatial evol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during 2000–2012 A nighttime light approach[J]. Landscape Ecology, 35(6): 421-434. (Q2, IF: 3.848)
[3] Lin H X, Huang J C*, Fang C L, Liu J, Qi X X, Chen Y Q. 2019. Regionalization of cryosphere water resource service[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168: 394-404. (Q4, IF: 1.254)
[4] Lin H X, Huang J C*, Chen Y Q, Luo K. 2021. Rationality of Xinjiang to undertake textile industry based on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19: 147-156. (Q4, IF: 1.254)
[5] Fang C L, Luo K, Kong Y L, Lin H X, Ren Y F. 2018. Evaluating Performance and 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s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with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China[J]. Sustainability, 10(2): 471-489. (Q2, IF: 3.251)
[6] Xu L X, Yang D W, Wu T H, Yi S H, Fang Y P, Xiao C D, Lin H X, Huang J C, Simib C H. 2019. An ecosystem services zoning framework for the permafrost regions of China[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10(2): 92-98. (Q2, IF: 4.13)
2. 中文论文(16篇,截止2022年11月,总被引739次,总下载量27212次,单篇最高被引511次,单篇最高下载14066次,涵盖地理学报、城市规划、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地理和城市规划领域一流刊物)
[1] 林浩曦, 黄金川*, 效存德, 等. 2020. 冰冻圈服务综合区划理论与方法[J]. 地理学报, 75(3): 631-646. (CSSCI)
[2] 林浩曦, 黄金川, 陈云谦. 2019.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以东营市为例[J]. 未来与发展, 43(2): 98-104.
[3] 黄金川, 林浩曦*. 2017. 京津冀城市群多情景空间演化模拟[J]. 地理研究, 36(3): 506-517. (CSSCI,入选学术精要高PCSI论文)
[4] 黄金川, 林浩曦*, 漆潇潇, 等. 2017. 基于城市空间增长模拟的城镇规模体系预测——以常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 37(10): 49-58. (CSSCI)
[5] 黄金川, 林浩曦, 漆潇潇. 2017. 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空间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36(3): 378-391. (CSSCI,已被引511次,入选学术精要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
[6] 黄金川, 林浩曦, 漆潇潇. 2017. 空间管治视角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类型区划[J]. 地理科学进展, 36(1): 46-57. (CSSCI)
[7] 黄金川, 林浩曦, 陈明. 2017. 2000-2013年中国城市群经济绩效动态实证分析: 基于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J]. 地理科学进展, 36(6): 685-696. (CSSCI)
[8] 陈明, 林浩曦, 黄金川. 2018. 我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演化机制分析[J]. 城市规划, 42(11): 54-63, 123. (CSSCI)
[9] 吴平, 林浩曦*, 田璐. 2018.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14(9): 5-11. (CSCD,入选学术精要高被引论文)
[10] 荣玥芳, 林浩曦, 邹杰, 等. 公共健康导向下的老城区有机更新策略——以大连二七广场及周边地区为例[J]. 规划师, 2022, 38(6): 138-143. (CSSCI)
[11] 刘云刚, 谢安琪, 林浩曦. 2014. 基于信息权力论的智慧城市建设刍议[J]. 人文地理, (5): 8-13. (CSSCI)
[12] 刘洁, 黄金川, 林浩曦. 2018. 冰冻圈水资源服务功能区划研究综述[J]. 干旱区地理, 41(4): 751-760. (CSCD)
[13] 郭雨臣, 黄金川*, 林浩曦. 2020. 多源数据融合的中国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 35(1): 219-232. (CSCD)
[14] 徐凌星, 杨德伟, 刘丹丹, 林浩曦. 2020.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分布特征与供需关系[J]. 山地学报, 38(4): 483-494. (CSCD)
[15] 郭杰, 姜璐, 张虹鸥, 叶玉瑶, 林浩曦. 2022. 流空间视域下城市群功能协同发展研究——以旧金山湾区为例. 热带地理, 42(2): 195-205. (CSCD)
[16] 王长建, 叶玉瑶, 汪菲, 黄正东, 李启军, 陈宇, 林浩曦, 吴康敏, 林晓洁, 张虹鸥. 2022.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及评估. 热带地理, 42(2): 206-219.
【其他科研成果】
1. 发明专利授权(1项)
(1)一种城市地理数据采集手持设备(专利号:ZL 2020 1 0164592.6;授权公告号:CN 111337078 B)
2. 软件著作权(3项)
(1)城镇群研究数据管理系统(登记号:2016SR033268)
(2)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演化情景分析与模拟预测系统(登记号:2015SR149311)
(3)中国城市发展格局情景分析与模拟系统(登记号:2015SR053172)
3. 参编标准(5项)
(1)团体标准(已发布实施),《城市群协同发展智能化评价规范》(T/GDC 98—2021)(排名5/13)
(2)团体标准(已发布实施),《城市既有社区韧性评价标准》(T/CECS 1269—2023)(排名7/40)
(3)团体标准(已发布实施),《建筑垃圾处理规划技术导则》(T/CECS 918—2022)(排名22/40)
(4)团体标准(即将发布),《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标准》(排名6/40)
(5)地方标准(即将发布),《青海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标准》(排名7/28)
4. 参编书籍(8本)
(1)《构建安全韧性雄安新区:理论与策略》,主笔第7章 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2021年
(2)《冰冻圈人文社会学》(效存德、王晓明等著),主笔第3章 冰冻圈人文社会学研究方法、第5章冰冻圈功能与服务区划,2021年
(3)《中国城市群的类型和布局》(王凯、陈明著,曾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百种科技新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主笔专题报告《我国城市群经济绩效及其演化机制研究》,2019年
(4)《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2:和谐共融的场景营造》(潘家华、姚凯主编),主笔第三章 构建生产导向的公园城市场景,2022年
(5)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指数(2021)——迈向全面协同发展的全球城市区域(叶玉瑶等主编),主笔 生态环境协同评价,2022年
(6)规划设计基础——教学探索与实践,2022年
(7)城乡有机更新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2022年
(8)城乡空间规划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2022年
5. 报纸文章(1篇)
(1)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与区域发展出谋献策. 2019. 南方日报(2019.12.16,第A09版:专题)
6. 学术兼职(2项)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ISIS系统评议专家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乡村建设评价部级专家团队成员
【实践课题经历】
1. 工作阶段,作为项目骨干主持和参与省、市、区县国土空间规划等5项
(1)惠州市自然资源局,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题“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行动” ,项目负责人
(2)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双评价”技术及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研究,核心骨干
(3)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核心骨干
(4)肇庆市自然资源局,肇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核心骨干
(5)云浮市云安区发展和改革局,云安区主体功能与新型城镇化战略专项规划,核心骨干
2. 博士研究生阶段,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区域/城市战略发展规划、总体规划等10余项
(1)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和空间政策研究
(2)国家发改委委托项目,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
(3)国家发改委委托项目,国家级新区发展评估与新型城镇化实施评估
(4)海南省发改委招标项目,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发展规划
(5)郑州市发改委招标项目,郑州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
(6)东营市规划局委托项目,东营市域产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7)常州市规划局委托项目,常州城市空间扩展分析与情景模拟专题研究
(8)焦作市规划局招标项目,焦作市太行山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
(9)大同市政府招标项目,大同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0)焦作市规划局委托项目,焦作综合保税区总体规划(2013-2025)
其他参与项目: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重庆市秀山县全域空间战略规划、济宁太白湖新区综合发展规划、门头沟区石龙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土地一级开发产业及人口规划等
【承担课程】
本科生课程: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含开题),城乡规划设计(2),城乡规划设计(3),城市认识实习(3),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设计,城市生态学,规划师业务基础,城市规划前沿专题,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专题
研究生课程:国土空间规划概论
【指导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宋健、陈航. 智城乐境,焕京共生. 第十届未来设计师NCDA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学生组). 2022.
宋健、陈航. 智城乐境,焕京共生——首都功能核心区天坛北侧地块社区更新与策略研究. 第十三届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城乡规划类课程设计荣誉奖. 2022.
王祎、吕虎臣、宋健. 京畿满韵,文兴巴园. 2022年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乡村调研报告单元)佳作奖.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