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信息» ”守根铸魂,传承创新”——建筑学院建筑文化传承创新实践团系列报道(二)

”守根铸魂,传承创新”——建筑学院建筑文化传承创新实践团系列报道(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优秀文化凝魂聚气,以传统经典净化心灵”、“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只有创新才能超越”的讲话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命脉”,树立“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2016年8月中旬,建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赴江西省景德镇市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活动,实践团由建筑学院辅导员黄庭晚,成员包括我校专业教师金秋野、齐莹,建筑学院辅导员王国亭、成慧祯,以及建筑学院本硕学生共计20余人,另外,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师生团队共同参与其中。“昌南自古号瓷都,中外驰名誉允孚。”景德镇,古称“昌南”,素有“瓷都”之称。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因喜欢“昌南”瓷器,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给“昌南镇”,“昌南”遂改名为“景德镇”。至今,景德镇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建城史,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古镇。瓷器作为景德镇文化的代表,是古老中国智慧与文化的重要象征。景德镇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瓷文化和瓷器的发展史。这座持续繁荣了千年之久的文化古城,以其悠久的制瓷历史、完备的瓷业体系、精湛的制瓷技艺和美轮美奂的陶瓷产品享誉世界。实践团成员深入瓷都,以城市发展轨迹和瓷文化兴衰为轴线,从技艺传承、包容创新、产业转型、建筑布局等不同方面感受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开拓奋斗、万众创新的精神,探寻传统文化瑰宝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一、破解文化传承密码,解读城市创新捷径

  8月18日中午,实践团成员于抵达景德镇,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便开始了寻访之路。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发现景德镇的公共建筑物、街道、餐馆,视线所及之处,瓷器的身影处处可见。这让实践团成员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对这座城市及现代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激发了实践团成员探寻、破解传统瓷文化传承的密码的好奇心。通过进一步的走访和激烈讨论,实践团成员认为景德镇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的秘诀是作为瓷文化传承载体的瓷器,一直深深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与人们休戚相关,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不断融合、演绎、创新和发展。

  城市发展的源动力在于创新,景德镇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创新。实践团选择与陶瓷业相关的君钧陶艺术有限公司和乐源陶艺培训中心作为调研对象,以了解景德镇创新、创业现状。通过调研,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君钧陶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为80后,乐源陶艺培训中心创始人为90后,两个创业实体的创始人都选择瓷器作为创业突破口,能够较好的利用政府的帮扶政策,性格上都具有思想活跃、敢于突破、勇于尝试等特点。通过总结,实践团发现,文化创新、创业要立足现实,贴近生活,敢于突破,选好载体,用好帮扶政策。

 

二、沐浴传统文化魅力,感知设计创新维艰

  19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中国陶瓷博物馆参观学习,馆内所列瓷器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分朝代陈设,历史脉络清晰,清晰地表现了景德镇瓷器在借鉴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的卓越历程:在材料使用方面,元代即进口波斯钴料烧制出优雅青花,至清代新增柔和粉彩与混水青花;在雕塑工艺方面,宋元时期的手工捏制,至清代发展新型圆雕、镂雕等成型工艺。

 

  同时,博物馆在规划选址和方案设计方面匠心独具,依山而建、顺势深入的建筑体块宛如山腹内隐藏的宝藏,暗喻展品的悠悠历史。建筑内部,开敞明亮的公共大厅象征景德镇传统的馒头窑的空间意向,天窗的玻璃分隔宛若瓷器表面的冰裂纹,后现代主义象征与隐喻手法的介入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对保护和弘扬中外陶瓷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9日下午,实践团前往君钧陶艺术有限公司,展开了建筑文化背景下的陶瓷艺术设计方案讨论。此次讨论会以“陶瓷艺术的建筑学演绎”为主题,我院金秋野教授和中国美术学院的王欣教授主要进行点评,我校和中国美术学院的近二十位学生共同参与,评图会还邀请了君钧陶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宋乐宇老师作为技术指导。

 

  讨论会首先由每个设计者阐述自己作品的象征意义、表现手法和实用价值。随后是老师和学生的探讨与点评,并提出设计修改意见。最后是讨论设计作品实物化在烧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规避手段。

  历时3个小时的评图过程氛围热烈,通过评图,实践团成员感受到在进行传统工艺的创新、融合时,会面临技术进步的难题;认识到设计创新的艰巨性和挑战性,从设计创意到实物作品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要基于实际来进行创新。

 

三、探索古镇保存秘诀,激活文化资源命脉

  20日上午,实践团前往浮梁县瑶里古镇参观学习,探索古镇保存秘诀。瑶里古镇遗存古矿坑百余条,古窑址六十余座、水碓百余乘、古作坊六百余处、古码头百余个,瑶河两岸数百栋明清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多样,极具代表性。

  通过对瑶里古镇的调研,实践团成员发现,对现存的传统建筑,采取分类管理手段:对具有较大价值的建筑多作为景点进行开发、保护,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明确责任主体进行保护;对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则继续发挥建筑的居住功能,通过日常维护来加以保护。此外,瑶里古镇现存的传统建筑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保留当地传统建筑本原特色;基本无危房;建筑使用率高;传统大型建筑公共化,如宗祠,多数已改为公共活动场地。通过进一步分析讨论,实践团成员认为,要深入发掘传统建筑承载的文化,在发挥传统建筑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协调好文化传承与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20日下午,实践团来到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区(以下简称陶溪川)参观学习。陶溪川是景德镇市为进一步激活陶瓷文化遗存资源,延续千年陶瓷文脉,重塑瓷都品牌地位,提升文化创意层次,充分发挥建筑使用功能而主导打造的国际型创意园区,是景德镇文化创新的新地标。

 

  通过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发现,陶溪川既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又融入现代化的时尚元素;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意的同时,在创意园区内融合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综合体;白天是一座生产创意、服务、产品的工厂,晚上则是展卖陶瓷产品、进行创意交流的聚集地。透过陶溪川的成功,可见,在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是未来文化创新的主导形式。

  实地调研进程已过半,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学习、考察调研,对于景德镇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也有了新的思考。在接下来的调研中,实践团将继续发挥不怕吃苦、敢于求索的精神,继续深入景德镇的街头巷尾,发掘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