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信息» 【古迹寻踪·伍】“古都风貌保护”志愿者服务团前往法源寺开展历史建筑调研

【古迹寻踪·伍】“古都风貌保护”志愿者服务团前往法源寺开展历史建筑调研

【编者按】北京作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保护古都北京的风貌,弘扬北京优秀的建筑文化,传承北京城市历史的文脉,是广大建院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建筑学院成立“古都风貌保护”志愿者服务团。在暑假期间,以北京西城区不同历史时期的12处代表性历史建筑为目标,开展古建筑摄影、文化故事挖掘、建筑细部记录等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

  隐匿在闹市中有一座古刹——法源寺,居方寸之地传颂浩瀚佛法,喧嚣不入却将无边智慧播撒俗世千年。饱经风霜,然庇护了无数人虔诚的信仰,默观历史兴衰起落,寂守岁月诸多变迁。佛门之地的清净总能让周遭一切都放缓,小心翼翼也变成自然而然,不闻人语教导,心下自生敬畏的庄严。满地斑驳树影错落了古今光景,就让我们自此慢慢寻去,细数这里的一阁一殿、一砖一瓦,探索来自前世今生的故事与佛缘。

  法源寺位于法源寺前街,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诏令于幽州城内建寺,以悼念在东征高句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佛寺建成,武则天赐名为悯忠寺。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在寺内东南角和西南角造塔立碑,寺院也一度改名为顺天寺。中和二年(882年)全寺毁于火灾,景福初年(892年)重建。

  如今,现存建筑全部为明清时所建。寺院坐北朝南,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约240米,东西平均宽75米,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全寺可分为六进院落,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毗卢殿、大悲坛和藏经阁等。

  法源寺的山门十分壮观,规模宏伟,是三位殿堂式的建筑。三座山门象征着三解脱。山门上用汉青石雕刻着“法源寺”三个金字,显得庄严肃穆。跨入那高大的朱红色山门,便生出一种抛红尘于身后的超然。

  山门内为天王殿,供有明代的铜铸弥勒佛像和四大天王像,系从拈花寺内移来。殿前有数块铭碑,东西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据说古人以钟、鼓为号,即早晨先击钟,以鼓应之;晚上先击鼓,以钟应之,即所谓“晨钟暮鼓”。不过今天法源寺内的钟楼已只是历史的见证,失去了先日之功能,僧人活动多以打板为号了。

  第二进院落的主殿是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即“正殿”。这是法源寺僧众诵经、举行重大佛事活动的主要殿堂。面阔五间,前出抱厦三间。它是寺内最主要的建筑,檐下绘制了金龙和玺彩画,抱厦梁架上悬挂着乾隆帝御书的“法海真源”匾额。殿前有明清石碑六通,记述了修寺的历史经过。殿内正中供奉着明初制作的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像,合称“华严三圣”像。与“华严三圣”平行的,左侧供药上菩萨、无尽意菩萨、药王菩萨像,右侧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弥勒菩萨像,与文殊、普贤一起,又合称为“八大菩萨”。此外,在大殿的两厢还分列着清代木雕十八罗汉像。

 

  第三进院落的主殿为悯忠阁。唐末在这里建造了三层巨阁观音阁,时人有云:“悯忠高阁,去天一握”,后人就将此地的建筑起名为悯忠阁。悯忠阁是法源寺特有的建筑,是唐太宗为追荐东征阵亡将士,超度亡灵所用。悯忠阁结构别致,外墙以12柱为架,室内以12柱支撑,与故宫御花园万春亭式样相同。现在这里和台外山墙上都保存了唐、辽以来的历代碑刻,其中以唐史思明《无垢净光塔颂》、辽《燕京大悯忠寺菩萨地宫舍利函记》、清代复刻的唐李邕《云麾将军碑》残柱础、《法源八咏》、《心经》等最为珍贵。

  第四进院落的主殿为毗卢殿,又称净业堂或大遍觉堂。殿前有元代的大石海,雕刻海水江崖、山海龙马等图案,精美绝伦。殿内供奉着总高5.65米的明代铜质五方佛像,实属罕见。造像的上层为安坐在须弥座上的毗卢佛,中层为东西南北四方佛,下层为千瓣莲花宝座,每瓣上雕一小佛,形成“千佛绕毗卢”的景象。这组佛像原在隆长寺内,寺毁后被移至此。该殿原本还珍藏了唐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可惜1949年后被盗。现在寺内增建了玄奘纪念堂,收藏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大师头骨和著述等纪念物。

  第五进院落的主殿是大悲坛,又称观音殿,面阔五间,殿后接抱厦一间。该殿供奉的都是观音像,其形态各异,共有7尊。

  藏经阁是法源寺最后一进院落,亦作为法堂,是一座二层楼的建筑,面阔为五间。楼上保存了各种版本的佛经典籍,不仅有唐代和五代人抄写的经书、宋版开宝藏、元代普宁藏、明代南藏和《贝叶经》,还有传世唯一残本武林藏和清代龙藏等珍贵的版本和善本经书,是中国珍藏佛经最多、版本最珍贵的机构之一。楼下“历代佛造像展室”展示有东汉陶制佛座、东吴魂瓶、隋唐五代石刻、铁铸佛像、宋代木雕罗汉、元代铜铸造自在观音、明代木雕伏虎罗汉、景泰蓝制的佛像和佛塔等国宝级文物,大都历史悠久,造型精美。

  藏经阁左右各有一扇小门通向后院,然而后面院落现已不开放了。

  法源寺自建成的那一天起就成为历史的见证。在它兴建后四百八十年,一个亡国的皇帝被关在里面,他就是宋钦宗。靖康之难,宋钦宗、徽宗两位皇帝被金兵所俘,劫持到北方,先被关押在五国城,后金人又将二帝移往均州,徽宗在均州病逝。待到完颜亮灭辽,迁都北京,又把钦宗从荒凉的均州城押回中都(北京)。据说就囚禁在寺中卧佛殿后院落一口水井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坐井观天”矣。

  听罢此间故事,踏着光影舞着香气将寺院细细览毕,想来经历诸多动荡变迁的法源寺早已洗却红尘,一草一木皆禅语,一柱一瓦写菩提。千年来寺中或许总是如此,往来不绝的香客信徒置身青烟缭缭诉说着因果,不念俗世唯求了悟者伴着木鱼声声默想着皈依,也不知他们可否触到属于自己的佛缘。

  恍然千载时光落在身后,眼前又是那座隔了红尘的山门。穿过这光阴,我等俗客又得置身凡生三两事,而法源寺还将安守这方净土,一如既往地指引每一个寻求智慧圆满的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