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信息» 建筑学院大三结构实习作品展示(一)——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院大三结构实习作品展示(一)——建筑学专业

  本次大三建筑结构(三)实习周的课题是组合建筑结构选型,以“杆、曲面、组合结构”为设计题目。意在使同学们运用建筑结构体系的相关知识,设计制作结构概念模型,体会和掌握结构形态、结构体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整体性特征,体会结构构件和构件连接的规律和要求。设计内容为高耸或大跨结构体系,要求根据自行选定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具有一定空间形态的、具有抵抗变形、抵抗倾覆、能承受一定重量的模型,要求模型以杆为组件,连接方法不限。

  以下为大三建筑学专业的同学们简洁、有效、有创意的结构模型制作过程和成果集锦。

 

  第一组:【建131】  韩笑  路桉  尹美辰  郭志波  张易  拜士钰

  设计灵感来源于德国柏林世界博览会会议厅的双曲面悬索结构。双曲面双层悬索结构由承重索和稳定索组成,两种索连接在两边的四根梁上,靠梁自身的自重下压,为承重索提供拉力将其紧绷,形成曲面,再由稳定索固定其弯曲程度。结构上由索承受荷载,通过与梁的连接将力传递到刚性结构上,最后再传递到地面上。承重索和稳定索相对位置关系不同,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形式,使屋面刚性变大,抗风性能变好。

 

 

 

 

 

  第二组:【 建131】  王晴  何琳娜  李烁  刘欣彤  王陈浩  宋威

  试图创造一个光影丰富功能良好的空间,同时希望具备有创新性和一定复杂度的结构造型。

  经过多轮讨论,决定选择双曲抛物面壳结构,运用木杆件和绳索两种主要材料进行建构,营造独特的薄壁结构形式。以一个单元为出发点,形成围合感强烈由能满足功能要求的空间。综合考虑整体刚度要求,确定最高点2米,跨度4.2米;采用相应构造措施,依靠自身刚度有效抵抗扭壳推力。

  此结构形式常作为大跨度建筑的屋顶出现,在空间丰富的小型建筑中也应用广泛,平面灵活丰富,值得深入研究。

 

 

 

 

 

 

  第三组:【建131】  冯晴  王晓宇  刘鹏  常远  李长宏   恩克金

  此次结构模型设计灵感来源于国际教养大学图书馆。设计模型为桁架结构,由四部分相同的单体组成,单体由一点链接,各自之间的角度是10度的扇形平面。在制作完模型的设计部分之后,在地面投影位置制作了底座和里面斜撑加以固定。最后将模型放置到草地中,四角引出绳索链接至木桩中,进一步加固,提高模型整体完整性。

 

 

 

  第四组:【建131】 陈宇轩  胡阳  杨晓宙   【建132】 焦铭磊   吴崇可

  模型要求是跨度和高度不小于4米的承重结构,我们最一开始设计了两版,都是拱形钢架搭配悬索结构。因为拱形适合大跨度结构,它的受压性能好。悬索又可以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并且悬索结构在大跨度的结构中能起到很好的承重效果,并且可以弥补拱形结构受拉效果不好的不足。

 

 

 

 

 

  第五组:【建132】  韩翘楚  丁可  张英达  管畅  安然  潘律成  

  方案是马鞍形双曲面悬索结构。实际工程中利用对空间曲面的切削与组合,形成造型奇特新颖且能适应各种平面的建筑,但较为费工和费模板。薄壳结构的优点是可以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物体的各个部分,减少受到的压力。

 

 

 

 

 

  第六组:【建131】 刘久源  【建132】 赵桐 李晓洁 柏震 顾坤农  黄新彦

  设计灵感来源于悬索大桥,但由于拱形桥的形式国语单一,使用木条组成木桁架结构较为简单,进行简单的方案深化之后,将完整的拱变成了单侧的悬臂结构,同时为平衡倾覆力并使造型美观,又设计了倾斜的拱,并且通过底座连接和绳子的联系使两边各自达到平衡。

  以木条作为模型制作的主要材料,节点的固定则使用直角铁和钉子进行固定,两个结构之间用麻绳进行连接。

 

 

 

 

 

 

  第七组:【建132】 穆帅文  张莎  吴仰晨  王海阳  刘皓翔

  以伞为灵感来源,选择大跨结构体系,在创造一个大空间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外向空间,而且无限延展,通过一个单体来进行排列变化。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特色,部分衔接处采取精细的削角连接,同时再利用金属片加固。

 

 

 

 

 

  第八组:【建131】 李宇  周纹萱 【建132】 刘潇  李啟潍  路涵辉  常梦然

  我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西南地区最传统的木结构“穿斗式”结构,他的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但由于穿枋会穿过檩结构,因此对构建本身会有破坏,我们的结构模型在穿斗式的结构基础上进行变形,结合格构式钢架结构,将原来的“穿”变成“夹”,并且两榀构架为一组,奇数榀与偶数榀在杆件夹与被夹的关系上进行变化,进行单元重复,从形成空间,带来不同的光影变化。通过结构形成框景限定人的视线,形成通道供人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