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信息» 【博士论坛】我校成功举办2017建筑遗产保护博士论坛——“建筑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主题报告

【博士论坛】我校成功举办2017建筑遗产保护博士论坛——“建筑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主题报告

  2012年,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成功获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为更好的推动博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拓宽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5月18日上午,作为2017年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暨 2016梁思成建筑奖颁奖典礼的主要学术活动之一,由我校与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举办的“2017建筑遗产保护博士论坛”,在我校西城校区第二阶梯教室隆重举行。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法国巴黎索邦第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以及我校的专家学者及博士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论坛。

  在开幕式之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光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玉坤,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刘临安分别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建筑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做主题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张大玉主持。

  

  

  

  周俭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城市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周教授从城市角度阐释了保护规划与社区参与的关系,并以都江堰西街历史街区灾后保护性重建项目为例,从政策、规划、民意、机制、示范、实施六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文化遗产保护中实现社区参与可实施的各项举措。他指出,社区参与可以推动遗产社区的居民自愿参与、自主改善和自主发展,有利于保持“原肌理”和“多样性”,可以保证社区的“连续转型”。保护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对遗产当前的工作提供具体、详细、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应当防范业主自主权限“过大”的风险。

  

  

  朱光亚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框架的建构讨论》。朱教授首先简单回顾了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建构的历程。他提出,要认真了解和继承近代西学东渐、中先贤,特别是营造学社前辈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认真总结半个多世纪,特别是上世界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接轨国际后的经验和理念;深入学习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真知灼见和普遍价值;深刻剖析华夏文明的特征和回应当代遗产保护实践中的课题。他反对碎片化的思维方式,关心形制的有效传递,关心形制传递的效果,提出了以有效传承为目的论的方法,以及对和而不同的审美的公式化定位的方法。

  

  

  张玉坤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文化与文化遗产》的报告。张教授首先从文化方面入手,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介绍了不同学者关于文化的理解和理论,并对文化符号、文化相对主义、科学唯物主义文化观等文化概念进行了具体解释。针对这些文化概念,他提出文化从理念到符号再到实体的三个层次即文化的不同形态的观点,形成了从输入到输出、从生产到表现的文化流程的思考。他从文化的状态引出对文化遗产的分类及其形态的讲解,并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对文化生产与逆向工程的理念或构思、阐释与再现进行了比较。

  

  

  张杰教授报告的题目为《景德镇产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张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景德镇的陶瓷产业经过几百年间的数次繁荣,留下了大量的陶瓷遗产。他通过对多个案例的讲解,阐述了陶瓷产业遗产保护对景德镇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的影响。他指出,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曾经是影响城市经济、生活、社会活动的一个网络,今天对该区域的利用和复兴仍然要从网络角度来认识。他提出了陶瓷工业遗产网络保护和复兴需要遵循的三项原则,一是通过社会经济发展保护,二是促进公共空间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延续当地的生活方式和工艺。通过实现区域复兴,带动景德镇在新环境下的创意产业、陶瓷业的发展,振兴社区经济和城区经济。

  

  

  刘临安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世界遗产:中国和意大利的对话及其思考》。刘教授结合“一带一路”这一当下热点话题,选取了位于丝绸之路两端的中国和意大利为研究对象,对应世界文化遗产的十四种类型,分别列举两国遗产实例进行对比分析。他指出,世界遗产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宝贵财富,中国和意大利作为世界遗产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世界遗产历程中的经验对于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家庭的后起之秀,积极投入世界遗产的伟大事业,形成了良好的世界遗产申报机制和保护管理系统,踊跃开展世界遗产项目的申报,大力推动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为世界遗产大家庭树立了令人骄傲的榜样。未来我们应重点关注文化边界、地理边界、行政边界三者的相互关系,以及三者在现代世界地缘政治上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我国周边省份的世界遗产的准备和申报,活化历史文化力量的作用,充分理解“让历史说话”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图。

  

  

  在主题报告中,五位特邀专家紧扣当下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准备充分,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引人思考。报告进一步提升了与会人员对“建筑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的理解和认识,对系统开展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以及我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