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大图» 我校联合迈阿密大学开展国际工作营服务通州副中心建设

我校联合迈阿密大学开展国际工作营服务通州副中心建设

  2017年 3月20号上午,由北京建筑大学与迈阿密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都市化研究国际联合工作营”开营仪式在西城区第三阶梯教室举行。开营仪式由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办公室挂职副主任王晶副教授主持。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田林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胡雪松教授,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李雪华,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汪长征,美国迈阿密大学建筑学院客座裴钊教授以及我方指导教师张振威、丁光辉、王如欣出席了开幕式,参加本次工作营的我校建筑学院8名硕士研究生及迈阿密大学7名学生共同参会。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正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与改造。首都功能调整,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校与迈阿密大学两校师生借助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平台,在工作营期间的协同创新和攻关研究,对服务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也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参加本次工作营的同学们将共赴基地现场进行调研,在思想碰撞交流理念,在实践结合中完善方案,为巩固两校友谊的桥梁添砖加瓦,为拓展我校的国际交流贡献力量。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田林教授代表我校对迈阿密大学裴钊教授及各位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田林书记指出,当前北京正处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希望参加工作营的师生们能够集思广益,为北京城市建设出谋划策。他提到,迈阿密大学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为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大师和城市设计人才,北京建筑大学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类院校,希望两校师生通过本次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开阔视野共同提高。

 

 

  开营仪式结束后,中美联合工作营的同学通过远程视频聆听了William Thomas博士题为《人类学中的天野之调研方法》的学术讲座。报告以人类学的角度切入,以其个人在中国多年的建筑工地和乡村的实践为例,就田野志调研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解释。在报告中,Thomas博士展示了其精心搜集的文献资料和个人亲历的图像资料,从过去十几年中国建筑工地农民工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他窥视到整个中国城市化和建筑业的整体发展结构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Thomas博士的精彩演讲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的角度,也为设计提供了一个从个体角度介入的工具。

 

 

  讲座之后,指导教师针对本次工作营的题目和工作计划进行了介绍。在工作营期间,老师重在辅导学生采用与常规社会科学调研不同的调研方法,以微观和个体日常生活的角度,对研究基地和对象展开资料收集,归档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建立初步的设计概念和议题,进一步提出切实的设计解决方案。

  当前适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迈出重大新步伐,国际化办学已经成为我校以及建筑学院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国际联合工作营是探索大学和学科发展国际大势及提升学科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本次中美联合工作营对于开阔我院师生的国际化视野,推进我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附:迈阿密大学建筑学院简介

  迈阿密大学有近百年的历史,在美国最新综合排名中位列42。建筑学院创建于二十世纪初期,欧洲著名的建筑历史和理论家阿尔多罗西,以及城镇规划的重要人物Kerier兄弟曾经参与学院的早期创建,为建筑学院奠定下很深的学术传统。  二战后针对城市蔓延和郊区化问题,新城市主义理论和实践就产生于迈阿密大学,其创始人Liz夫妇目前仍在学院任教。目前学院结合新技术和新学科,希望采用多学科的合作突破传统建筑学的边界。其中尤其是在代表未来建筑趋向的响应式环境和建筑方面更为突出,在智慧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由迈大多学科组成的团队完成了墨西哥第一个整体性的智慧城市设计。